闽南“普度”节的习俗

网上有关“闽南“普度”节的习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闽南“普度”节的习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度”。普度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度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度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度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度公。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度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度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度方式现有三种: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4、5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度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度”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队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度”成为泉州地区普度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度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度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度”表现出今日的普度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度,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的自由度高,普度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度的一大特点。

普度的祭祀对象是“普度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度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很少看到讲述普度公的文字资料,没有听到流传什么普度公的传说,也没有听说有谁不做普度就受到普度公什么惩罚了,但是大家很怕它给自己家带来什么麻烦。认真地做普度,邻里相邀同时开始做仪式、“金”要放到露天烧并且要完全烧尽等等的行为,表明普度公对人们是一种带威胁性的存在。

普度公的名称鲜明地提示我们,该对象与佛教应有所关联。这里先引述两段有关泉州佛教的传播的历史以及佛教仪式的资料,然后试谈一下笔者对普度公的认识。泉州在西晋太康年间就建有佛教寺院,两朝时印度高僧曾在延福寺翻译佛经,唐朝时此地被誉为“泉南佛国”,可见佛教在此地之盛行。而后传入泉州千年以上的佛教顺应历史流变,逐渐世俗化,清朝末期“菜姑住持”的出现加速了泉州佛教融入庶民生活并与民间信仰混合的倾向。

关于“闽南“普度”节的习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书荷]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sjm.com/hainin/1858.html

(4)
书荷的头像书荷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书荷的头像
    书荷 2025年08月26日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书荷”

  • 书荷
    书荷 2025年08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闽南“普度”节的习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闽南“普度”节的习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泉州郊区的...

  • 书荷
    用户082601 2025年08月26日

    文章不错《闽南“普度”节的习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