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

网上有关“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含重组Ti质粒的根癌农杆菌的培养,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根癌农杆菌与外植体共培养,外植体脱毒及筛选培养,转化植株再生等步骤。目前已建立了多种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方法,主要包括:(1)叶盘转化法:叶盘转化法(leaf:dish:transformation)是Monsanto公司Morsch等人(1985)建立起来的一种转化方法,其操作步骤为:首先用打孔器从消毒叶片上取下直径为25mm圆形叶片,即叶盘。再将叶盘放入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根癌农杆菌液浸泡几秒钟,使根癌农杆菌侵染叶盘。然后用滤纸吸干叶盘上多余的菌液,将这种经侵染处理过的叶盘置于培养基上共培养23d,再转移到含有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抑菌剂的培养基中,除去根癌农杆菌。与此同时在该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进行转化体的筛选,使转化细胞再生为植株。对这些再生植物进行分子检测就可确定它们是否整合有目的基因及其表达情况。叶盘转化法已在多种双子叶植物上得到成功的应用。实际上,其他的多种外植体,例如茎段、叶柄、胚轴、子叶愈伤组织、萌发的种子均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转化。该方法的优点是适用性广且操作简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2)原生质体共培养转化法:原生质体共培养转化法是以原生质体作为受体细胞,将根癌农杆菌与原生质体作短暂的共培养,然后洗涤除去残留的根癌农杆菌后,置于含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细胞,进而再生成植株。与叶盘转化法相比,此法得到的转化体不含嵌合体,一次可以处理多个细胞,得到相对较多的转化体。应用此法进行基因转化时,其先决条件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原生质培养和再生植物技术体系。

(3)整株感染法:此法是模仿根癌农杆菌天然的感染过程,用根癌农杆菌直接感染植物而进行遗传转化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其做法是:人为地在植株上造成创伤,然后把含有重组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接种在创伤面上,或把含有重组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注射到植物体内,使根癌农杆菌在植物体内进行侵染,实现转化。为了获得较高的转化频率,一般多采用无菌种子的实生苗或试管苗。用去除了致瘤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进行整株感染后,受伤部位一般不会出现肿瘤。在筛选转化体时,可将感染部位的薄壁组织切下放入选择培养基上及诱发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和愈伤组织诱导,最后将转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含合适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在拟南芥(emphasis:role=italicArabidopsis:thalianaemphasis)上,将根癌农杆菌涂于植株腋芽处或顶牙,可长出转化的新枝条,新的转化枝条开花结实后,也可以获得转基因种子;或者通过真空渗透或农杆菌浸泡拟南芥开花植株,等结实之后,利用筛选萌芽种子的方法,也可以得到转基因植株及种子。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Tumour inducing)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Transferring 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这一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转基因的理论基础。

科研人员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青蕾]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sjm.com/hainin/270.html

(20)
青蕾的头像青蕾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青蕾的头像
    青蕾 2025年08月20日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青蕾”

  • 青蕾
    青蕾 2025年08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

  • 青蕾
    用户082010 2025年08月20日

    文章不错《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有哪些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