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木麻黄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种植木麻黄的时候一定要有所讲究这样才会长得越快。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木麻黄的种植步骤,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步骤
1、采穗圃母株材料来源:插条应采用根蘖萌条或生长健壮的幼龄母树的嫩枝。凡在野外采集插条的应把插条基部浸入盛有水的水桶中保鲜。一般根据树种或品种的生根难易.分别采用浸水处理、萘酸等生长素处理、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处理,以及杀菌处理:应除去萌条中较老和较嫩的枝条.剪取萌条中半木质化的部分,每枝插条应带3?5个叶片,插条长8?10厘米,应将插条上较嫩的顶端以及叶腋下过长的小枝剪掉,并将过大的叶片剪去1/2?2/3,以减少蒸发,以利于生根、成活。同时可采用ABT生根粉进行处理。
2、圃地准备。于定植前一年秋季,进行全面劈草、清杂、挖树头,并清除林地所有的剩余物。
3、整厢作床。进行土地平整、作床,作床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基肥应施放均匀,并与土壤混合均匀。圃地床面宽100厘米,沟底宽30厘米,床面力求平整,开好排水沟。
4、栽植。在整好的苗床上定植,株距0.3米,行距0.3米,即11.11万株/公顷左右,植穴品字型排列,一般每行3株,并分别无性系绘制好定植图,作好记录。
5、经营管理。采穗母树的培育:栽植后应加强管理,适当浇水,以利于成活。当年10月和第二年7月将苗木各修剪一次,促进侧芽萌发,多长侧枝,矮化母株,当各级骨干枝形成后,可连年剪取穗条,并根据情况逐年增加留条数量。
生长环境本种生长迅速,萌芽力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由于它的根系深广,具有耐干旱、抗风沙和耐盐碱的特性。
木麻黄喜炎热气候,在华南适生范围,北限基本上与20℃等温线吻合, 日平均温度?10℃的年活动积温需7 000℃左右。能耐40℃以上高温和-3℃短暂低温,月平均温度低于16~18℃时生长停滞, 月平均温度高于25~28℃时生长最快。在澳大利亚天然分布区年降水量为700~2 000毫米; 中国木麻黄栽培地区, 年降水量1 200~1 600毫米, 而且高温与多雨正好同期, 这有利于木麻黄高产。木麻黄适生于pH 6~8的滨海沙土, 但也能适应其他土类的酸性土。距离海岸较远的台地或丘陵地,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红壤、砖红壤,如果土壤不太粘重时也能生长。在平原水网地区的冲积土, 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 呈中性、碱性或微酸性反应,生长良好。
树高达30米。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不规则条裂。小枝绿色,代替叶的功能,叫叶状枝。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喜光。喜炎热气候。喜钙镁,耐盐碱、贫瘠土壤。耐干旱也耐潮湿。
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强阳性,喜炎热气候,耐干旱、贫瘠,抗盐渍,也耐潮湿,不耐寒。生长快,广东栽培15年生树高达20m以上.寿命短,30~50年即衰老。通常种子繁殖,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
本种是华南沿海地区造林最适树种,凡沙地和海滨地区均可栽植,其防风固沙作用良好;在城市及郊区亦可做行道树、防护林或绿篱。造林时,最好接种根瘤菌,有助于抗高温、干旱、贫瘠条件,从而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苗生长。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又发现丛枝病。害虫有木麻黄毒蛾、棉蝗、大麻黄枯叶蛾。
栽培技术采穗方法
在生产季节5?8月采集健壮的嫩枝,进行组培育苗或扦插育苗。采穗前一星期应喷药一次,剪条前可适当增加水分.以便穗条有较高的含水量。采条时一般取穗条长度15厘米左右,插条基部的大部分侧枝剪掉,只保留梢头处的部分侧枝或1/3?1/2的侧枝。应在清晨或傍晚采集生活力强的粗壮萌芽条,若是白天采条,应把插条基部浸入水中,以保持穗条鲜嫩,用草包包装好,迅速运到指定地点,经消毒、激素处理后即可扦插,要求随采随插。一般每年采穗2次,可连续采穗3?5年。
圃地管理
木麻黄属的形态特征
木麻黄树还叫马尾松。
它高可达30m,大树根部无萌蘖;树干通直,直径达70cm;树冠狭长圆锥形;树皮在幼树上的赭红色,较薄,皮孔密集排列为条状或块状,老树的树皮粗糙,深褐色,不规则纵裂,内皮深红色;枝红褐色,有密集的节;最末次分出的小枝灰绿色,纤细,直径0.8-0.9mm,长10-27cm,常柔软下垂。
关于木麻黄树:
在中国,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沿海和南海诸岛屿,均有栽培。它生长迅速,萌芽力强,由于它的根系深广,具有耐干旱、抗风沙和耐盐碱的特性,因此成为热带海岸防风固沙的优良先锋树种。
木麻黄是强阳性树种,生长期间喜高温多湿。适生于海岸的疏松沙地,在离海较远的酸性土壤亦能生长良好,尤其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冲积土上更为繁茂。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最为适宜,而在黏重土壤上则生长不良。
木麻黄科的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小枝轮生或假轮生,具节,纤细,绿色或灰绿色,形似木贼,常有沟槽及线纹或具棱。叶退化为鳞片状(鞘齿),4至多枚轮生成环状,围绕在小枝每节的顶端,下部连合为鞘,与小枝下一节间完全合生。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梗;雄花序纤细,圆柱形,通常为顶生很少侧生的穗状花序;雌花序为球形或椭圆体状的头状花序,顶生于短的侧枝上;雄花:轮生在花序轴上,开放前隐藏于合生为杯状的苞片腋间,花被片1或2,早落,长圆形,顶端常呈帽状或2片合抱,覆盖着花药,基部有1对早落或宿存的小苞片;雄蕊1枚,花丝在花蕾时短而内弯,开花时伸长将花被片推开,使花药伸出杯状苞外,花药大,2室,纵裂;雌花; 生于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间,无花被;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小,上位,初为2室,因后室退化而成为单室,胚珠2颗,侧膜着生,并列于子房室基部,合,点受精,花柱短,顶生,有2条通常红色、线形的柱头。小坚果扁平,顶端具膜质的薄翅,纵列密集于球果状的果序(假球果)上,初时被包藏在2枚宿存、闭合的小苞片内,成熟时小苞片硬化为木质,展开露出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无胚乳,胚直,有1对大而扁平的子叶和向上的短的胚根。
木麻黄科为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被;雄花生于小枝末梢各轮的叶鞘内,每轮内有雄蕊数个,伸出于叶鞘之外,花药大形,花粉粒常扁球形,具2~3或3~5孔,外层厚于内层,每1雄蕊即代表1雄花,基部有3~4小苞片,由各轮雄花组成1柔荑花序状体;雌花密集成球形或卵形似头状花序,花序无柄,或生于短侧枝顶端,花序中每1苞片腋内有1雌蕊及2小苞片,即代表1雌花,雌蕊由2心皮合成,后方1心皮受挤压退化,前方1心皮子房内有2胚珠,花柱基部极短,分成2个长而伸出苞外的分枝(或称柱头),借风力传粉。果期花序全部变为木质,2片小苞合着,内藏具薄翅的小坚果,最后张开,如蒴果的裂片,露出果实。染色体基数x=11,12,13。导管分子具单孔,无孔的导管有明显的具缘纹孔,具有傍管薄壁组织,木射线是异细胞的,单列与复列相杂,其中有些集结成宽度不分明的混合线,木薄壁组织是离(导)管的,四散的,成短条。筛管有“S”形质体。
雄花:轮生在花序轴上,开放前隐藏于合生为杯状的苞片腋间,花被片1或2,早落,长圆形,顶端常呈帽状或2片合抱,覆盖着花药,基部有1对早落或宿存的小苞片;雄蕊1枚,花丝在花蕾时短而内弯,开花时伸长将花被片推开,使花药伸出杯状苞外,花药大,2室,纵裂;雌花;生于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间,无花被;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小,上位,初为2室,因后室退化而成为单室,胚珠2颗,侧膜着生,并列于子房室基部,合,点受精,花柱短,顶生,有2条通常红色、线形的柱头。小坚果扁平,顶端具膜质的薄翅,纵列密集于球果状的果序(假球果)上,初时被包藏在2枚宿存、闭合的小苞片内,成熟时小苞片硬化为木质,展开露出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无胚乳,胚直,有1对大而扁平的子叶和向上的短的胚根。
关于“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冷荷]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sjm.com/hainin/28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冷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木麻...
文章不错《木麻黄的种植步骤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