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网上有关“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数据库的应用领域

1、多媒体数据库: 这类数据库主要存储与多媒体相关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数据。多媒体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连续,而且数据量比较大,存储需要的空间较大。

2、移动数据库: 该类数据库是在移动计算机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如笔记本电脑、掌上计算机等。该数据库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无线数字通信网络传输的。移动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和访问数据,为一些商务应用和一些紧急情况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空间数据库: 这类数据库目前发展比较迅速。它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库。其中地理信息数据库一般存储与地图相关的信息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一般存储设计信息的空间数据库,如机械、集成电路以及电子设备设计图等。

4、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就是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相关的文档或信息,并把查找的信息反馈给用户。信息检索领域和数据库是同步发展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联机文档管理系统或者联机图书目录。

5、分布式信息检索: 这类数据库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产生的数据库。它一般用于因特网及远距离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类数据库发展更加迅猛。

许多网络用户(如个人、公司或企业等)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存储信息,同时希望通过网络使用发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方式和别人共享这些信息。分布式信息检索满足了这一要求。

6、专家决策系统: 专家决策系统也是数据库应用的一部分。由于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联机获取,特别是企业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好的决策,以使企业更好地运行。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专家决策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

扩展资料

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①能够保证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相互独立有利于加快软件开发速度,节省开发费用。

②冗余数据少,数据共享程度高。

③系统的用户接口简单,用户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④能够确保系统运行可靠,出现故障时能迅速排除;能够保护数据不受非受权者访问或破坏;能够防止错误数据的产生,一旦产生也能及时发现。

⑤有重新组织数据的能力,能改变数据的存储结构或数据存储位置,以适应用户操作特性的变化,改善由于频繁插入、删除操作造成的数据组织零乱和时空性能变坏的状况。

⑥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扩充性。

⑦能够充分描述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时空GIS的发展历程

时空GIS是建立在时态数据库、GIS、人工智能等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型应用性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时空世界中遵循着诞生、成长、生存,直至死亡等自然规律的事物和现象的时空信息。虽然时空GIS在理论和实践等环节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但它是未来GIS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对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研究的早期,根据应用部门的不同需求,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人工智

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时空现象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受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相关技术方面的限制,对地理实体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属性维度同时进行研究和处理,存在着诸多困难。因此,人们的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只考虑空间、时间和属性特征中任两个变量的情况(或者将三个变量压缩转换为两个变量),近几年来,随着GIS技术的提高和软硬件环境的改善,时空GIS的研究才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综观国内外时空GIS的发展,可将其发展过程

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酝酿起始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从计算机硬件角度看,出现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使得计算机在实现原先科学计算的同时,可以完成信息的管理功能。

但数据主要以文件形式组织管理,对时间维度的研究更多是在传统学科,尤其是地理学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时间因素。如早在1964年Berry在栅格格式下使用

了三维的地理矩阵(geographic matrix),以位置、属性和时间分别作为矩阵的行、列和高;1970年,Hagerstrand提出了时间地理学的概念;同年,Giederhold和J F Fries在研制的医疗系统中对时态信息方面的处理作了最早的尝试。Thrift在1977年首次提出了历史GIS的概念,1978年Basoglu和Morrison设计了最早的历史GIS(historical GIS)。

该时期对时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时间的本体和表达、不同领域中时间的作用而展开;时空GIS的研究更多的表现在为空间为主的GIS功能研究和以图形动画为主的表达途径研究。

(2)开拓阶段

随着80年代图形工作站和微机性能价格比的迅速提高,数据库技术也日渐成熟,为发展时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该时期工作主要集中在时态历史数据库和时态数据库查询语言等方面的研究。理论方面,J Ben Zvi(1982)、J Cliford(1982)和S Ginsburg(1983)三位学者分别在非第一范式时态数据库、关系型历史数据库和对象历史模型方面所进行的时空数据模型的开创性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践方面,唐常杰与Ginsburg于1983年合作在提出对象历史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关系型的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HBase;Snodgrass于1985年至1986年开发的时态查询语言(TQue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INGRESS查询语言的扩展,其目的是不作为属性而根据其语义来处理时间值。

总的说来,该阶段对时空GIS技术的研究处于低潮时期,因为同时涉及时态、空间数据库的文章数量很少,但与此相反,由于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受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库专家思路的影响,围绕关系型历史(或时态)数据库方面的研究却蔚然成风。

(3)大发展阶段

Langran于1992年撰写了关于TGIS的第一本专著《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间》。以此为契机,世界范围内重新点燃了时空GIS研究的热潮。大家意识到要研究时空GIS,仅仅考虑时态数据库的存储、查询等还远远不够,因此,时空GIS的研究也由原先的注重具体设计细节和算法的研究,逐渐过渡到诸如时空语义、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拓扑关系、时空查询语言、时空推理过程模拟、地理对象的时空不确定性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时空数据模型的构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表达和管理时空语义的时空数据模型大量涌现,其中有代表性的为:Langran(1992)首先从时变空间数据存储的角度,总结出了文件系统支持下的时空立方体、快照序列、基态修正和时空复合等四种时态数据模型E3 ;Hazelton(1990)进行了4DGIS的理论研究;Gadia,eta1.(1991)和张师超(1993)引进了时态元素(temporalelement)和时态赋值(temporal assignment)的概念,为1NF关系的属性加上了时间参照,成为时态属性,建立了一种有特色的时态模型;MichaelF.Worboys(1992)、Hoinkes,et a1.(1994)和Wachowiez,et a1.(1994)都先后发表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时空数据建模;从时空语义理解的角度,Donna J Peuquet将时间语义理解为事件的序列,提出了事件驱动的三域时空数据表达框架模型TRIAD(1994);Bill Hibbard和Dave Santek(1994)提出和建立5D数据模型;P~afat,et a1.(1994)以一个公路网为例,提出了一种符合第一范式关系的时空数据模型,并阐述了关于历史GIS空间拓扑关系。

关于“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绮青]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sjm.com/hainin/5840.html

(10)
绮青的头像绮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绮青的头像
    绮青 2025年09月03日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绮青”

  • 绮青
    绮青 2025年09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数...

  • 绮青
    用户090308 2025年09月03日

    文章不错《数据库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