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庸》的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庸》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庸有几种解释: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德才平常;中材
四书之一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知行格英雄之旅第173日
每日国学感悟:话说中庸
何为中庸?“中庸就是人们从天然本有的自性中,直心而行,坦然合于大道作用的名词。”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处世之道;中庸就是人本性中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中庸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做事理念。
“天性纯良的君子之人,随时都能住于率性而行、从容中道的境界。”可知,人人皆可以中庸,只要使自己天性纯良,直心而行,存心见性,就能做到中庸。
同时,孔子也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率性之谓道”,其实,道是很平常的。譬如每个人都会饮食,口渴了喝水,肚饿了吃饭,但每个人都饮食了一辈子,而真有多少人每天每次都会彻底知道吃喝东西的正味呢?大部分都在吞咽下去,所有滋味,只是含糊不清,浅尝辄止就是了,并没有彻底知道真正的滋味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在饮食之间,在一枝一叶的生活之中,只是人们囫囵吞枣,狼吞虎咽,不能觉察罢了。只要人人诚意正心,端正态度,就能体会到道的妙处,并能践行中庸之道。
孔子又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意思是说:舜既爱好学问,随时随地,谦虚向人请教,同时又爱好审慎体察一般通俗而最浅近的俗话。所谓“迩言”,便是平常浅近的俗话。
“隐恶而扬善”的意思,并不是遮蔽邪恶,炫耀善良,而是,自己本身的内在心理上,必须隐没恶念,发扬善心才行。
“执其两端”,是说对善恶两者之间,都很清楚,有时必须面对现实,把握善恶之间,妙用权变,作出适于当时当位的中庸之用。由此看来,中庸,不是“执中”,不是只拘泥于一点而不知变通,而是把握好两个极端,在两个极点之间自由行走,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中庸是很难做到的,它是最高的德行。连孔子都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既然做到中庸的人很少,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择善而从呢?如果我们结交不到中庸之人,就可以去寻找狂娟之人。这便是孔子所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因为狂者是志向高远,做事勇敢果断,勇者不惧。狷者谨言慎行,拘谨自守,有所不为。我们结识他们,能够见贤思齐、里仁为美,学习狂者的锐意进取和狷者的洁身自守,也能够通过他们找到“两端”的标准,把握好中庸的分寸,进而让自己能践行中庸之道。狂娟,便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它是中庸之道的进守辩证。
由“天命之谓性”开始,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是《中庸》的总纲,也便是《中庸》之学的大前提。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173日
日阅读:读《现代儒学家传》《辛弃疾词集》《话说中庸》,阅读3小时半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同感悟。
第八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12月26日——1月1日。
具体:
1.作息:6点起床,1点休息,午休1小时。
2.晨读:听说读《高级英语》、《法语》等。
3.时间:除日常杂事外,无特殊情况时,白天和晚上约10小时上课、自习,中午和晚上3小时以上看书。
4.看书:《理想国》哲学书四本《老子庄子》《致加西亚的信》等;微信读书《岛上书店》,掌阅《如何读一本书》《辛弃疾词集》,纸质书《拖延心理学》《瓦尔登湖》等。(依次进行)
5.手机:看消息每天最多一个小时。除此之外,学习,读书,兼职。
6.完成时间表读书学习任务:听好课,读好书,锻炼好身体,做好事。
7.锻炼:每日跑2000米等。
今日事今日毕:
1.跑步2000米。
2.看书至少2小时。
3.完成学习任务。
知行格: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关于“《中庸》的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绿萱]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njsjm.com/hainin/85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绿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庸》的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庸》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庸有几种解释:儒家的...
文章不错《《中庸》的解释》内容很有帮助